2024年10月26日上昼,由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广州市荔湾区国度档案馆、广州市荔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广州市荔湾区新时间闲雅扩充中心主理淫人阁,广东财经大学华南买卖史计较中心经办,粤剧艺术博物馆、广东詹天助故园哀悼馆协办的“荔泮青春:2024年度荔湾历史文化科普举止之七——名家讲座第四讲”在粤剧艺术博物馆举行。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认知江滢河憨厚在这次举止上发表了题为“广州十三行西洋商馆的文化功能”的演讲,以下为演讲笔墨稿。
演讲现场
演讲现场
十三行是广州在清代卓越首要的买卖贸易组织。随着贸易的进行,十三行在广州颇具历史影响,且具有多重含义,既指买卖组织,也指荔湾咱们称之为“十三行”的这块方位,同期也包括以十三行动中心所联接起来的天下。是以,要是咱们要了解十三行偏激历史的话,单纯去荔湾十三行是不够的,还要去到英国、荷兰,去其他方位寻找和十三行干系的磋磨。
对于十三行的计较,前辈学者早就有所照应。作为一个买卖组织,十三行最首要的功能是作念贸易。 但是除了作念生意之外,有莫得其他的作用?十三行作为中国政府的操纵机构,什么样的东说念主和他们作念生意?和十三行作念生意的东说念主到了广州之后,他们是如何样作念生意的?他们为什么住在在十三行而不是其他方位?梁嘉彬先生的文章《广东十三行考》在1930年代就出书了,他对也曾在广州领过派司,跟异邦东说念主作念生意的商行一个一个进行计较,比如怡和行、同文行,从康熙年间一直到说念光年间,是以他的计较等于对于十三行商行的计较。那么,计较完十三行商行以后还有什么问题值得进一步的计较,梁嘉彬先生在《广东十三行考》的尾篇提议了约略十一个方面的课题,其中一个课题是在尾篇第三节,标题叫作念十三行与十三夷馆。梁嘉彬先生提议,咱们计较广州贸易弗成够单纯地看十三行商东说念主的举止,还要看他们的敌手——比如英国东印度公司、荷兰、丹麦亚洲公司等等,他们在广州是如何运作的。这等于十三夷馆的课题。
我的憨厚蔡鸿生先生很早就启动照应这方面。他也曾写过两篇文章,一篇是写荷兰馆,还有一篇是写瑞行,瑞行等于瑞典东印度公司驻广州的商行。蔡鸿生先生在《清代广州的荷兰馆》里讲了这样一段话,他说咱们对于这些商馆的计较,对于这些夷馆的计较,天然其买卖功能是最首要的,但是也弗成够惨酷其文化功能。在文化接洽方面这些夷馆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他提议,清代的文化接洽既有通过教授的宗教渠说念,也有通过夷馆的精深性渠说念,不错说是双轨并进的。商馆,不是教书育东说念主的方位,但是因为那时的贸易是一种跨文化的贸易,不同东说念主的背后代表着不同闲雅的理念、不同文化的行动步地,以及不同物资闲雅的内容都不错在这里形成接洽。是以,蔡鸿生先生说,计较十三行,天然要重商,但是也弗成够轻文,商、文并重才有益于全面的不雅察。这亦然我近些年特地照应十三行与文化接洽干系的一些内容的原因。
一、十三行(国生手)、西洋商馆(夷馆)与十三行街区
对于十三行、西洋商行、夷馆或者这个街区,其实咱们已有许多知识性的意志。比如说十三行的商馆又称为夷馆,为什么叫十三夷馆?其实这个“十三”是相对十三行的,有十三行就会有十三夷馆。在西文里面,称为Factory。夷馆诚然是异邦东说念主住的,但是这些屋子是行商设的,产权亦然属于中国的行商。因为凭据清政府的章程,异邦东说念主那时是弗成在广州买田产买地。
商馆最启动是一些登第的木构房屋,其后逐渐发展成两三层的建筑。其基本形制大体如斯:底层是账房、仓库,还有一些仆东说念主的房间、银库等等;二楼等于生活起居的方位——客厅和饭厅;三楼等于外商的卧室。商馆一般来说是行商的产业,就像行商相似,不是说每年固定有十三个。据梁嘉彬先生涯较,多的时候有二十多个行商,最少的时候可能六七个。轻便不错说,扫数的西方国度、欧洲国度都也曾在广州设过商馆。凭据亨特《广州番鬼录》记录,说念光年间有十三所商馆,是以被称为“十三夷馆”。这个方位就集合在当前文化公园北面围墙外,商馆的所在地应该是在今新中国大厦以及阁下的商品房。商馆等于一转紧密磋磨起来的屋子,在商馆的各个屋子中间会有几条街说念。这些街说念的名字寰球也十分熟习,有十三行街,还有“同文街”“靖远街”(西文叫作念“新中国街”和“旧中国街”),等等。在商馆的前边形成了旷地,不错把它称为“广场”,到其后形成garden,等于花圃。在珠江边上淫人阁清政府粤海关还设了税馆以及一些崎岖东说念主员跟货品的船埠。寰球好像是这样认为的:十三行从康熙二十五年(1686)启动就也曾形成这个界限了。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扫数这个词十三行的历史,异邦东说念主在广州作念生意,他们的地皮有蛮万古期的发展历程。
范岱克憨厚卓越盛名的一册书是《广州贸易:中国沿海的生活与行状(1700-1845)》,时期段是1700年~1845年。我问他为什么要选1700年作为启动,而不是康熙设海关的1684年或者启动有行商的1685年。他说凭据当前的计较,约略从1700年启动,异邦东说念主来广州作念生意也曾有一些有例可循的章程了。在此之前可能等于来了一艘船,如何作念生意,生意作念完以后品级二艘船来,再凭据实验情况去向理。但是1700年前后,寰球也曾启动沿袭成习,或者启动按照某种步地作念生意了。从阿谁时候,逐渐启动有异邦商东说念主在广州常年性地住下来。比如说英国东说念主是1715年启动设商馆。
十三行的商馆区不大,但在1740年代异邦东说念主来广州作念生意,跟中国东说念主打交说念在行动上的解放度照旧蛮大的。诚然他们弗成进城,但在城外、在西关,有卓越首要的一块买卖区域。为什么其后会逐渐地缩到咱们当前所说的商馆区?一个卓越首要的时期节点是在1760年,即第二次公行的成立。第二次公行成立以后,那时的清政府和海关启动逐渐要求这些异邦东说念主在固定区域居住,弗成去其他方位。那些向异邦东说念主卖瓷器、卖商品的店铺也启动在这个区域内开店,就集合在十三行街,等于跟珠江平行的街说念,以及被称为“中国街”的“靖远街”。“靖远街”为什么会称为“中国街”?凭据范岱克憨厚的计较,这条街等于叫China street,要是C大写等于“中国”,小写等于“瓷器”,是以说China street可能等于瓷器商东说念主开店比拟多的方位。
“休姆长卷”,来自Paul A.Van Dyke,The Hume Scroll of 1772 and the Faces behind the Canton Factories,澳门《文化杂志》,外文版,第54期,2017年,第64-65页
这口角常盛名的一幅画,叫《休姆长卷》。范岱克憨厚有一篇卓越首要的文章先容这幅画。这幅图明确是1772年在广州画的。1822年一场大火烧掉了十三行,范憨厚就计较1772年至1822年这些商馆有什么样的变化。在1772年商馆里不仅只好西方买卖公司,许多中国的行商也在里面办公,比如说文德行、逢源行、同文行(同文行是潘家的),还有广源行等等。那时只好一条街说念,等于靖远街。在1822年之前,新中国街、旧中国街是莫得的,只好一条中国街。天然阁下会有新豆栏街,英文叫“猪巷”(Hog Lane)。
1822年大火烧掉了扫数这个词十三行。这次大火延烧的面积卓越大,除了十三行,扫数这个词广州城外很大一派区域都被点火。他们那时数出来这里有17间房,跟1772年《休姆长卷》里口角常一致的。是以说这些屋子在1772~1822年本领变化不口角常大。变化可能是一些小的荆棘,比如说某个房间上盖了一个阳台,或者是某个窗户重新装了玻璃等等,这些档案是有记录的。1822年大火之后,回答建房,当先盖起来的建筑基本上就成了西法的屋子。与此同期,英国东说念主比拟横暴,在商馆前边围出一块地,背面就形成了Queen’s Garden(女王花圃)。之后,海关、税馆也重新确立起来了。
重建历程中出现的一条新街说念,等于原潘家的同文行的方位,潘家将其捐了出来,不再盖屋子,修了一条路,这条街就叫“同文街”。因为靖远街是老街,同文街是新街,是以就成为Old China Street和New China Street。再加上往时的豆栏街和与珠江平行的十三行街,就组成了由17个西法建筑、三条竖向街说念和一条横向街说念组成的一个社区。这个社区卓越小,不像1740年代异邦商东说念主不错在扫数这个词西关很大一块方位举止,所之异邦东说念主悔过他们的行动越来越不明放了。十三行街区就在珠江边上,南北东西约略几百米的距离,他们要在这边生活半年,甚而还出现过有异邦东说念主在这里待了多年。凭据章程,他们在贸易收场以后就要离开中国,或者不离开也没磋磨系,不错在澳门待着。但是有的东说念主是常年待在十三行街区,十几年、二十年的都有。可见,这里也曾形成了一个在中国内地卓越首要的、有庞大异邦东说念主常年居住的community(社区),这是一个外部的形成历程。
二、西洋商馆区多元外侨社区的形成
西洋商馆的界限及生活形态
对于商馆里面,当前也找到了蛮多对于里面的描绘。这幅图是瑞典东印度公司在1750年代留住来的一个俯视图。咱们看到的是两进的、三进的屋子。这是里面一楼跟二楼的平面图,不错看到每层是如何布局的。这种材料照旧蛮多的。
翁雨澄 肛交“西班牙商馆里面”,来自Paul A.Van Dyke,The Hume Scroll of 1772 and the Faces behind the Canton Factories,澳门《文化杂志》,外文版,第54期,2017年,第76页
这是一幅1789年西班牙馆的里面瞎想图,因为西班牙是1787年才委果启动在广州设商馆。西班牙皇家菲利普公司设了商馆以后,租了行商的屋子。在设商馆以后,留住记录说,他们的屋子是三层,一楼、二楼,三楼还有一个小小的像阳台的花圃。还会记录,商馆里会有哪些房间,每一个房间都会有标号,每个标号都会防御证据房间是作念什么的。要是咱们要重建那时的商馆,其实是不错把这些贵府找过来,去作念一些归附式的处理。
再说好意思国馆。好意思国莫得一个妥洽的好意思国公司,它有许多的商东说念主、许多的商行,是以好意思国东说念主会去租不同商馆的屋子,他们多集合租在瑞行,等于原瑞典东印度公司租过的屋子。因为瑞典东印度公司在1790年代以后就莫得船来了,但他们往时的租的屋子一直被中国东说念主称为“瑞行”。咱们不错看到这个屋子其实是五进的,一楼房间有给买办的,有厨房,还有counting room,等于算账的账房,诸如斯类。不错看到,他们照旧很堤防居所的。雅克·当斯看了许多好意思国东说念主的日志以后,在《黄金圈住地》里讲了这段话:“对于异邦移民来说,广州的生活是最舒心的,他在这里也许能享受到比路径中其他方位多得多的挥霍。每个商馆都有富裕的仆役,各司其职。除了火头、门房、饲养家禽者,以及普通夫役外,每个异邦东说念主都有一个侍从。”他说商馆对异邦东说念主来说卓越首要,是他们在广州的家。是以他们会尽量地让广州的生活变得舒心一些,是以室内会有许多浅近他们生活,以及他们生活习尚的各式各样的家居和设备。尤其是中国东说念主对他们还蛮照应的,有许多的“事仔”(那时粤语白话,指为老板提供家务处事的男性佣工),等于侍从。每个异邦东说念主的背后可能都有一个事仔随着处事他。许多好意思国东说念主刚启动来的时候合计不太习尚,因为那些来广州作念生意的好意思国东说念主,其实都是有钱东说念主家的穷亲戚。因为有钱东说念主舍不得让我方的小孩跑那么远来广州作念生意,但是也不想把收成的契机给别东说念主,是以会给我方家里的穷亲戚。这些东说念主往时的生活并不口角常豪侈。并且好意思国的清教徒传统对生活是讲步骤的,等于自律,跑到广州来以后发现太快意了,扫数的事情都无须作念。是以他们卓越想念旧广州的生活。其后许多西方东说念主在晚年回忆广州都口角常温馨的,那些事仔也卓越地听话。甚而他们其后离开广州的时候会把给他们处事的事仔带且归。这些故事蛮多的,咱们就不错看到这些围绕着十三行商馆区所在的这个小小方位发生了卓越多的故事,就形成了在中国历史上卓越专有的一个多元化的国际外侨社区。
广州商馆区,Paul A.Van Dyke,Miscellaneous References to Artisans of the Canton Trade 1700-1842, 澳门《文化杂志》,外文版第59期,第125页。
十三行时期广州贸易的社会结构
所谓广州十三行,这里出现的东说念主物有各式各样的身份。比如十三行的商东说念主,这是很明确的,因为他们在这儿作念生意。还有行外商东说念主,等于那些在中国街、在十三行街开店铺的铺商。以及跟异邦东说念主打交说念的,像买办、通事,然后还有各式各样的火头、夫役、仆役等等。另一方面,对异邦东说念主来讲,会有各大东印度公司的商东说念主,他们的组织也比拟复杂。我稍后会先容,比如说英国、荷兰、瑞典都有各自的特色。除了东印度公司这样正规的、拿到他们国度的操纵权跟特准状的商东说念主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商东说念主,举例港脚商东说念主。港脚商东说念主不是作念中国跟欧洲的生意,是作念亚洲里面的生意,像中国跟印度之间的生意。除了东印度公司跟各大操纵公司之外,还有私商,那些龙套了西方国度自身的操纵,跑过来跟他们我方国度公司竞争的商东说念主。此外,还有船主跟水手。天然船主跟水手,尤其是水手一般不住在商馆区。水手大部分都是住在黄埔的船上,他们可能会有那么几次契机跑到广州来购物,但他们大部分时期都在黄埔的船上,但船主许多时候会住在商馆里。
这些东说念主群有什么特色呢?来广州作念生意的商东说念主是纯男性的群体,因为清政府不准女东说念主跑到广州来的。好扼制易来一位女士,都是暗暗摸摸的,其后还造成了酬酢事件(即1830年盼师夫东说念主事件)。诚然有十八九岁的小孩来这里作念生意,可能是家里不太有钱的亲戚,但是绝大部分的东说念主照旧受过高档教训的,甚而是一些中产甚而高层的群体。这些东说念主是有知识的、受过高档教训的异邦商东说念主。
中国这边最首要的群体是行商群体。扫数中国的行商或者中国的商东说念主都有一个儒商的期许。这些商东说念主会让他们的小孩去念书、去考科举,是有着卓越明确的儒商传统的行商群体,比如潘有度就有诗作、诗集留住来。在他们的心目中,他们在文化上有什么样的追求,或者说有什么样的文化素质就体当前跟异邦东说念主打交说念的历程中,这些是值得咱们照应的。
还有,等于程好意思宝憨厚在《碰见黄东》里称之为“最卑微、最前沿”的事仔群体,等于给异邦东说念主作念仆东说念主的事仔、火头,甚而包括一些夫役。他们可能是莫得文化的,莫得受过教训,甚而不识字,包括黄东可能都不料志几个中国字。他写我方的名字都只留住了“黄东”两个字,其他东西都没留住来。他们有跟异邦东说念主、跟西方的闲雅搏斗的契机,那么在他们身上能够呈现出什么样的文化表征,亦然咱们要去照应的。因为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几代这样的东说念主群在这边举止,会留住各式各样的信息。
咱们不错稍许看一下马士的《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纪年史》第四卷,1825年的那一章,卓越防御地列出了那时在十三行英国东说念主有哪些。那时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管制机构叫特准委员会,特准委员会由三个东说念主组成,一个主席加两个成员,主席是咸臣爵士,成员是图恩和部楼顿,每一个东说念主有他们要讲求的事情。在特准委员会底下有七个大班,每个大班叫什么名字,他们每个东说念主讲求什么。除了大班之外,还有五个通知的称呼,每一个作念什么事情,等等。凭据对印度公司管制的计较,通知改日就会成为大班,也等于说他是来这边进修,基本上通知要是能够在广州从事7年阁下的职责,坚捏下来的大部分东说念主都不错升到大班,他们等于径直参与贸易的东说念主。除了这些作念生意的东说念主之外,包括特准委员会、大班、通知,还有诸如牧师、茶叶考验员、代理茶叶考验员、大夫等等其他身份的东说念主。还有一些孟加拉土著,其实等于港脚商东说念主,作念中国和印度之间生意的东说念主。还有一些劳动,包括仆役长(管火头、夫役等等)。居住在英国商馆的等于这些东说念主。像布罗登、咸臣,都有家眷文件留住来,防御记录了他们也曾在广州作念过什么事情。要是作念很紧密的计较的话,不错把他们在广州的事情梳理出来。此外,英国东说念主还记录了一些普鲁士领事、撒丁领事、荷兰,还有英国的私商、巴斯商东说念主、好意思国领事等等,这些是伪善足记录。
商馆里的中国处事东说念主员是如何成就的呢?亨特在《广州番鬼录》里讲:“每座商馆严格抑制只准雇用8名民夫入伍(无论商馆自己东说念主数若干),即2名搬运夫,4名挑水夫,1名看货夫(仓库夫役),并设1名‘孖毡’(merchant),即讲求商馆事务之买办:如本日之称呼。”但实验上不啻这几个中国东说念主,因为亨特他们作念完生意离开广州去澳门时,这个队列有卓越多的东说念主。商馆的东说念主有20~25个。要是当年有10个商馆灵验地在广州运作,异邦东说念主群体约略就有200东说念主到300东说念主之间。再加上各式各样的中国东说念主、买办东说念主员。当咱们讲买办的时候好像就只好一个东说念主,但其实不是,买办有好多的辖下,就像一个公司。是以围绕着这个方位,每年生活的东说念主是数以百计的。包乐史憨厚有一册卓越盛名的书——《看得见的城市》,对广州、长崎、巴达维亚进行计较,他指出了这种口岸城市卓越首要的特色,称之为“跨文化贸易的规画地”,等于不同的闲雅在这边搏斗。东说念主员南来北往,来了又走了,连接地相聚别离,都巧合期的节拍,比如说每年7月来,每年2月走,有一个相聚别离期。这些方位通常也孕育着各式各样的契机。这个契机是多方面的,一个是贸易的契机,要寻找各式各样的商品,寻找各式各样的贸易的伙伴;同期亦然创造许多新事物的契机,不同闲雅的碰撞就容易出现其他方位难以看到的新东西。
跨文化贸易的买卖两边,围绕着贸易作念了许多的事情。从主不雅的愿望到客不雅的成果,他们又自发或不自发地上演了文化中介的扮装,比如生活步地、生活习尚的相互影响,主动地、有方向性地辘集、交换物品信息,等等,咱们都不错把它四肢是文化接洽的内容。这些内容在历史上有卓越首要的价值。
对于这些内容,我轻便从几个方面给寰球先容,主要包括学术计较跟信息的辘集、宗教传播、科技的接洽,还有医学、文化和艺术的接洽。
1、学术计较与信息辘集
这口角常有方向性的事务。每一个东印度公司基本上都有这样的举止,荷兰、英国、瑞典等等。
(1)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信息辘集
荷兰东印度公司留住了卓越防御的档案,他们在17世纪末就有一个东说念主(Jan Albert Sichterman,1692-1764)也曾到过孟加拉,由孟加拉来广州,然后辘集了一多量东西且归——各式各样的中国物产、地舆信息……1765年到达广州的Ulrich Gualtherus Hemmingson、1767年荷兰馆的一个驾驭(Martin Wilhelm Hulle, 1735-1796),他们也作念了雷同的信息辘集。还有一个很首要的东说念主是Van Braan(A.E. Van Braan Houckgeest,1739-1801),也曾作念过荷兰去北京使团的副使,也作念过卓越首要的信息辘集。
为什么会这样?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展贸易的同期,对天下各个方位的科学知识也作念了多量的辘集,成为那时扫数这个词欧洲的信拆开流中心。是以,要是有东说念主要了解中国、印度或者东南亚的某个方位,就要先去阿姆斯特丹找干系贵府。那时的阿姆斯特丹不但是贸易中心,也成为18世纪欧洲一个卓越首要的知识创造中心。与此同期,荷兰的印刷业、出书业、画廊、画室都卓越好。
海牙的一位讼师(Jean Theodore Royer),他莫得来过广州,但他卓越可爱中国文化。通过在荷兰馆职责的两个荷兰东说念主,他辘集了许多对于中国的画册、工艺品等等,其后这些成为阿姆斯特丹国度博物馆最早的一批藏品。Royer收这些藏品是为通晓解中国,他认为要了解中国当先要学汉文。那么,儿童如何学字,等于看图话语。是以他就通过荷兰馆的共事、一又友邀请中国东说念主画各式各样的东说念主物和东西,留住了一多量画,画上头有形象,还有拉丁文和汉文。Royer还随着那时在海牙的一个叫陈阿水(Tan Assoij)的中国东说念主学习汉文。
(2)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博物学计较和藏书楼开导
荷兰馆的辘集口角常有方向性的,同期还承担了他们国内的东说念主对于中国是务的信息获取职责。黄东也口角常首要的一个将中国博物学与天然科学的信息传递到欧洲的中介,黄东为什么能当这个中介呢?等于因为John Blake。John Blake代表了一类东说念主,他是英国东印度公司里面、既是贸易者又是博物学家,或者说对博物学有深嗜的那群东说念主。东印度公司的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东说念主。那么,在这些东说念主的背后是谁?他们为什么要收这些东西?比如黄东、John Blake的背后等于Joseph Banks。Joseph Banks是英国国度植物园的园长,他荧惑他们来作念这件事情。
(3)瑞典东印度公司与林奈的科学计较
瑞典有很首要的一个科学家叫林奈,是当代生物学分类定名体系的首创东说念主。瑞典东印度公司会接管许多的学生,林奈专门派学生去瑞典东印度公司找职责,职责的同期请他们把天下各地能够找到的标本收且归,然后定名,逐渐形成了知识体系。其中,广州商馆在扫数这个词历程中起了卓越首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咱们不错看到英国东印度公司也曾在广州建过一个藏书楼。1832 年时还出书了藏书楼的目次。这是《中国丛报》的第四期,应该是在 1835 年的时候,防御的先容了他们 1832 年的目次,包括神学、法律、生物、艺术科学、古典学、形而上学、诗歌、演义,还有一些杂项等等。这个藏书楼就成为英国东说念主在广州卓越首要的自我修读、阅读时局,不只是自我进修,还有阅读协会。同期,马礼逊卓越疼爱藏书楼,他我方辘集了许多中国的书。当前伦敦大学亚洲学院的藏书楼里就收了许多马礼逊的藏书,是英国卓越首要的一批藏书。
(4)近代报刊的创办刊行
报纸在广州最早出现于1827年,叫作念THE CANTON REGISTER(广州纪事报)。出资者是恶名昭著的烟土估客——马地臣。他之是以出资是因为这份报纸是挫折东印度公司操纵权的,而他是私商。在此之后咱们不错看到,1831年有《中国信使报》,1832年就有宣教士的《中国丛报》。创办这些报刊一个卓越首要的意旨等于培育在广州商馆的异邦东说念主对于中国知识的了解。比如《中国丛报》,对中国的社会、政事、地舆、神话听说、历史有卓越防御的先容。这些报纸的刊行培育了最早一批对于中国情况卓越熟习的东说念主。所谓的“中国通”,等于在这样的一些报纸、竹帛裁剪的历程中培育出来的。
马礼逊还参与字典的编纂。这本书是好意思国的一位宣教士编的,是对于广州方言的小论文集,其实等于最早的对于广州话计较的小册子。(E.C. Bridgman. A Chinese chrestomathy in the Canton dialect, S.Wells Williams,1841.)另一册书亦然一个好意思国东说念主写的,他在广州作念生意,写我方在中国的早年生活。(Gideon Nye. The Morning Of My Life In China : Comprising An Outline Of The History Of Foreign Intercourse From The Last Year Of The Regime Of Honorable East India Company, 1833, To The Imprisonment Of The Foreign Community In 1839, Corresponding Member Of The American Geographical And Statistical Society : Author Of Rationale Of The China Question, &C, &C. Canton.1873.)其后这本书在好意思国影响特地大,咱们就不错看到好意思国东说念主如何样通过我方在广州的生活来意志中国,也就形成了卓越首要的“中国通”的培养。泰西学术界,比如像德庇时(Sir John Francis Davis),他其后成了第二任港督。他晚年是英国大学的汉学认知,翻译中国的体裁,包括戏曲演义。荷兰的大学早期的一些汉学学位的professor也都跟广州有渊源。是以,商馆区是这一群最早的“中国通”培育的方位。好意思国粹者雅克的《黄金圈住地》,副标题是“好意思国对华贸易商东说念主群体与好意思国对华策略的形成”。他合计这群东说念主对于好意思国对华贸易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在早期。等于因为他们是最首要的中介,除了商东说念主之外莫得其他的身份的东说念主到过广州、到过中国。
除了这些文章、报纸,还有卓越首要的少量,等于报纸辘集的买卖信息。比如 Canton price current,因为报刊是巧合效性的,比如1834年第一期是1月份的,第二期是2月份的,辘集那时广州的商品信息,比如价钱。第一期的《广州纪事报》就启动有了干系记录。这是《广州周报》 1939 年第一期,它有卓越防御确那时广州的商品价钱。
这有卓越首要的意旨。范岱克憨厚讲过,广州体制临了崩溃的两个卓越首要的推能源,一个是报刊,一个是蒸轮船。蒸轮船是龙套珠江的防地,无须像往时那样引水就不错进来。报刊呢?从1830年代启动,西方通过报刊对于扫数这个词广州以及中国的贸易情况有了卓越精确的意志。对于西方的买卖群体,无论是操纵公司照旧私商,在接受改日买卖行动的时候是有据可依的。但是中国这边,包括从粤海关监督到一般行商,可能对于扫数这个词的买卖信息都是一抹黑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是有买卖干戈,谁赢谁输是不问可知的。
2、宗教传播
对于宗教传播,我想要说的是上帝教。上帝教在康熙末年就也曾禁了,到雍正年间,基本上扫数在大陆的上帝教宣教士只可在北京宫廷待着。但是特真谛的是,咱们发当前广州的上帝教宣教士照旧有蛮多的。罗马教授千方百计地让宣教士通过各式步地参加中国内地举止,比如通过澳门。澳门的举止可能更多的是跟宫廷干系的,因为澳门的教授跟宫廷的教授之间有磋磨。罗马教授比拟倾向于讹诈瑞典、丹麦等小的东印度公司,用他们的船来传递信息。比如在罗马教授的档案以及在瑞典东印度公司、丹麦东印度公司的档案都有这样的记录。在他们的买卖档案以及罗马教授的档案里就留住了对于瑞典、丹麦以及其后英国东印度公司作念过一些事情,包括若何运送宣教士,若何给宣教士的宣教举止提供资金,以及在这个历程中他们能够通过罗马教授请托的贸易取得什么样的收益。
3、医学传播
医学方面,像英国东印度公司每一拨东说念主过来都会有大夫。他们的大夫天然是给我方的船员看病,但也会给一些中国东说念主治病。比如很盛名的郭雷枢,他就留住了这幅画像——他在中国东说念主看眼病。还有皮尔逊,卓越盛名的牛痘接种,等于他带进来的。《南海县志》《番禺县志》都记录说那时种牛痘都是若何通过商馆参加中国。这些都是有记录的。值得一说的是伯驾,好意思国的宣教士。他在1835年通过一位好意思国商东说念主资助,花500 块钱租屋子,开了眼科病院,叫“泛爱病院”。其后他还发起了中华医药宣教授。当前咱们知说念伯驾在中国作念许多事情。除了治眼科疾病之外,他还作念肿瘤的切除手术。最早的麻醉术亦然他在中国启动扩充的,对西医在中国的传播是有孝敬的。耶鲁大学医学院留住了卓越好意思满的伯驾在广州行医的记录。
伯驾与关阿度行医图,见Carl Crossman, The Decorative Arts of China Trade, Antique Collector's club Ltd, Suffolk, 1991, 第91页。
很特真谛的是,伯驾的病院在商馆区,咱们不错看到有许多中国东说念主是有契机跑到商馆去的。他的名声是如何传播的?东说念主们如何会知说念这个方位有这样的东说念主不错给他们看病?伯驾还带了一个中国助手,等于关亚杜(笔名关韬,英文名Kwang Ato)他是林呱的侄儿。其后关亚杜不错我方作念很小的手术,有了实操的能力。是以林呱为了感谢伯驾,专门为了他绘图了100多幅中国的病东说念主。每个东说念主是两张图,一张是他有病时的神志,一张是调整时的神志。当前这些画绝大部分是藏耶鲁大学医学院藏书楼。这些画的存在是有宗教方向,伯驾带着这些图去英国、好意思国以取得更多的资助,进一步推动他在中国的宣教行状。
4、科技接洽
科技接洽方面举两个例子,一个是科学仪器,一个是科学知识。
潘有度是一位很盛名的行商,也曾写过一组诗叫“西洋杂咏”,一共16首。其中就写了两种西洋的“奇技淫巧”,一个是千里镜,一个是时钟。这些东西是通过异邦东说念主带进来的,在中国社会成了卓越首要的豪侈礼品。比如许多的官员想要千里镜、时钟,他们又不愿花大价钱去买,但愿能够有东说念主送,压力就到了行商的身上,甚而有一些行商为了承担这样的花消而收歇。这是有记录的。
这讲的是科学仪器,在科学知识方面就本年的《历史计较》上有一篇文章。(韩琦:《乾隆末年广州的中西文化接洽——许宗彦与欧洲科学新知的传入》,《历史计较》,2024年第1期。)我给寰球先容一下。那时有一个东说念主叫许宗彦,是浙江东说念主。因为他爸爸在广东当官,他就随着他爸爸在广东待了一段时期。乾隆五十九年时,他留住了一份记录,说他也曾在广州跟一位叫作念“弥纳和”(法国遣使会南弥德)的西方宣教士聊天。弥纳和向他先容了一些天文的知识,其中有一颗星叫“天王星”。这是中国图书里对于天王星的最早记录。那时他为了把天王星的知识跟中国传统的星相学的知识结合起来,他认为天王星可能等于中国东说念主所讲的“荷逻候星”。无论如何样,这是最早发现的中国东说念主对于天王星的记录。并且那时欧洲发现天王星的时期还很短,就很快传到了中国。中山大学对面瑞康路上有一个说念不雅——纯阳不雅,有一个最早的不雅象台,李明彻跟西方的宣教士有很深的关系。它代表了那时有那么一批广州东说念主对西洋科技感深嗜,他们会有渠说念去获取这方面的信息,那么商馆等于他们获取这些信息最径直的时局。
5、物资文化与艺术接洽
对于物资文化和其他方面,咱们不错看到中国东说念主是有去(商馆区)参不雅的。比如乾隆四十七年有一个念书东说念主叫曾七如,跑到广州来,他的一又友就带他去参不雅了荷兰馆。他卓越防御地记录了荷兰馆有什么东西,其中咱们不错看到里面的荆棘,窗楹如何作念的,室内用了什么样的铺地,什么神色等等。馆里还有音乐上演,自鸣钟、沉镜,还有海图,以及一些卓越首要的西法宠物。卓越首要的是檐间悬水晶灯,这不错说是广州商馆卓越普遍的吊灯。这个灯其后成为英国东说念主送给天子的贡品。这些是物资文化方面的东西。
音乐上演是西方东说念主卓越首要的日常生活,咱们不错看到像好意思国山茂昭写的“每星期天晚上英国都有音乐会,由来自不同国度的东说念主演奏”。还有一个好意思国东说念主叫米吉(Megee),也曾在广州的商馆区租了几个屋子开宾馆。在旅店里面举行演奏会,一些行商,像潘启官也会去听。有些恢弘饮宴,他们会演奏包括低音提琴、长笛,还有单簧管等等之类的乐器。巧合举行饮宴的时候,他们还会有东说念主唱歌,唱西方的歌,还会舞蹈。并且舞蹈的时候就发现他们阁下那些事仔们,也堤防思意思勃勃地看插手。不错看到,这些场团结不是纯西方东说念主,那时扫数能够有契机跑到商馆区的东说念主都有这种举止。那么这有什么社会影响呢?咱们找到了这样一首诗。19世纪初有一个广东高要东说念主叫苏维熙,他来到广州发现存个少年在街头卖艺,堪称我方在演奏“夷乐”,就写了一首诗《夷童乐》:“赤子滋终年十五,日日街头走风雨。十三行外往复多,似与番奴能共语。……粉楼鬼子情多媚,吹竹弹丝动东说念主念念,盈盈碧眼发鬅鬙,汝曹合向此中置。”结合一些文件和信息,所谓的《夷童乐》是不是和商馆中间有一些磋磨?这是一个例子,能够让咱们看到十三行也曾在广州的社会影响。
好意思国花圃,见《珠江风貌,澳门、广州及香港》展览图录,香港艺术馆制作,香港市政局,1996年,第91页。
临了要讲到的是西法花圃建筑。1822年火烧十三行之后,英国东说念主就启动在商馆前边建了一个女王的花圃( Queen’s garden),其他的方位都是公开的。情况在烟土干戈前夜发生了变化。1839年的时候,林则徐闭塞商馆区,因为要销禁烟土,扫数中国东说念主都要离开,在商馆区域的前边要用栅栏把它围起来,之后驻守士兵。比及烟土干戈收场,南京左券签完以后,商馆区回答了日常的职责,英国东说念主、好意思国东说念主合计他们需要有一个颓丧的空间。他们以栅栏为界,启动进行生活面目的改善,同期提议来,中国东说念主不允许到这里来,在望厦左券订立的附庸条件里就有这点。接着他们自可是然会意象要如何样好意思化这片方位,是以逐渐就启动了所谓的花圃建造。为了建造花圃,异邦东说念主还专门成立了基金。到1847年情况又发生了变化。1847年,好意思国商馆前边的花圃和英国商馆前边的女王花圃间的新豆栏街雕栏被撤掉了,两个花圃连在了一王人。接着在女王花圃的方位盖了一个圣公会教堂。本来好意思国东说念主主要讲求的花圃变成了扫数那时在广州的异邦东说念主一王人讲求,他们在1849年的时候还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专门来讲求。
三、西洋商馆的文化功能
最其后说一下,咱们如何来看待西洋商馆的文化功能?
第一个,文化事务是存在主不雅性的。比如西洋国度的信息辘集以及对中国的了解口角常主不雅的,他们的买卖方向、科学方向、政事方向卓越明确。但是也有一些客不雅的,比如生活步地、物资文化的接洽、使用的各式用具……中国东说念主看到以后在往来历程中逐渐完成文化上的接洽。
第二个,我想要说的是西洋商馆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功能,不错看到文化的多元性与文化的弹性。当先对于一个文化的生成,咱们是从这样小的一个界限来看,在珠江边上,南北四五百米、东西五六百米的一个空间,来看在一个半世纪里面所发生的事情。有这样多不同性质的文化在里面共同的存在。天然我这里说得比拟毛糙,就好像是中国跟西方,但其实不啻的。因为咱们不错看到还有穆斯林、有日本东说念主等等,都有在里面举止的萍踪。这是一个卓越多元化的一个文化的社区。它能够体现出在往来的历程中,这些文化是通过什么样的步地相互影响,里面就存在卓越多弹性。就比如说咱们刚才讲过的一个“最前沿又最卑微的”事仔群体,他们通过什么样的步地在文化的接洽的历程中间阐扬作用?比如黄东,一个莫得受过教训的东说念主,但他有契机与西方群体发生一些关系,因为他要打工获取薪金,在这个历程中就有契机去学习异邦的语言,甚而帮衬辘齐集国的一些信息,就在悄然无息间形成了各式互动,包括生活上的以及知识的传播上。这样一种弹性,咱们看到的是在不同东说念主身上都会有一些比拟特殊化的体现。比如说咱们刚才讲到的潘启官,有契机跑到英国商馆去参加饮宴。咱们也看到许多东说念主记录他们去潘启官家里参加饮宴的时候,潘启官是如何管待他们的,宴席是登第、西法分两轮,在登第的饮宴上菜肴的移交,也不错看到那些作念法其实也不是纯登第的等等。在这里面咱们就不错看到一些卓越千般化的问题,这个是值得咱们去照应的。